• 开云电子




  •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创业板一路走好
    发布日期 :2011-07-28

     今天,创业板正式开板 ,28家首批公司也即将于本月30日集中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为了这一天 ,中国人等了十年 。这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的日子。

      我们相信,有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基础,我国创业板将成为全球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之一。

      我们相信,多层次的中国资本市场,必将以其更强大的力量融入中国经济发展的洪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我们相信,创业板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推手 ,必将成为新兴产业的摇篮和自主创新的平台。

      十年磨砺出一剑

      从1999年1月,深交所向中国证监会正式呈送《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进行成长板市场的方案研究的立项报告》始,到今天创业板正式开板 ,历经十年 ,正可谓“十年磨一剑”。

      事实上 ,十年来,国家推进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大方针一直很坚定明确。其间 ,证监会、深交所等有关部门也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他们在深入研究海外创业板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创业板运行规律 、风险特征有了充分的把握 。同时 ,近五年来中小板的成功经验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时间回到上世纪末,当时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模式,并借助资本市场的支持而迅猛发展。中国的创业板雏形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

      基于全新的历史定位 ,深交所于2000年停止了新股发行,全力筹备开启创业板市场 。当年2月 ,深交所成立了高新技术板工作小组。

      正当一切似乎都很顺利的时候 ,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纳斯达克带领其他海外创业板市场开始暴跌。由于外部环境出现逆转,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筹备搁浅。

      由于资本市场缺失创业板,我国一些高科技企业 ,如互联网的代表新浪、搜狐,新能源的代表无锡尚德 、赛维等200多家企业不得不去海外上市。这些企业都是中国新兴产业的优秀代表,它们的海外发行对中国来讲是巨大的资源流失 ,也使得投资者难以分享到我国优秀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回报。

      经历过网络股泡沫后 ,市场各方开始就中国创业板的推出方式慢慢达成共识——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进创业板建设 。按照分步实施策略的总体思路 ,中小企业板块于2004年5月正式启动,这是创业板市场建设的重要步骤 ,创业板市场的制度设计在中小企业板块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尝试和创新。而作为分步实施创业板市场的第一步,中小企业板在监管创新、诚信建设 、规范运作 、信息披露等各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为创业板市场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直到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创业板才重新被提上日程。2008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指出要建立创业板市场。然而,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全球资本市场持续暴跌,A股随之大跌,导致市场融资功能大幅萎缩 ,特别是随着2008年下半年主板市场IPO暂停 ,创业板再度搁浅。

      今年两会期间,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呼吁 ,中小企业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主力军,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冲击,必须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创业板的推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重中之重 ,而目前股市平稳,正是推出创业板的好时机。

      在经过长期的筹备之后,今年创业板筹建步伐骤然加快。

      今年3月底,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并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标志着筹备十余年的创业板大幕正式开启;7月1日,证监会发布《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  ;7月15日起 ,投资者可以到证券公司营业部办理开通创业板投资交易的手续 ;7月26日,中国证监会开始受理创业板发行上市申请;8月14日,第一届创业板发审委正式成立 ;9月13日 ,7家公司率先预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9月17日,首次发审会召开;9月21日,首批10家公司开始集体招股 ;9月28日 ,第二批9家公司开始招股;10月9日,有第三批9家创业板公司发布招股说明书 。

      创业板发展空间广阔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对创业板信心百倍,她日前表示,“有中小板的成功经验 ,深交所有信心办好创业板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具备中国强大的经济以及投资基础作为后盾,中国创业板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将成为全球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之一。

      第一,我国创业板的推出适应了目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有助于中国经济成功转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去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经济结构的矛盾暴露无遗,“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 ,中国的经济发展目前正面临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无疑是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方向。而创业板市场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的发展,是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及支持处于成长期的创业企业的重要平台。

      第二 ,我国创业板市场拥有丰富的上市资源,这是创业板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我国幅员辽阔 、中小企业众多,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 ,中国产生了一大批优质的 、高成长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 ,2008年底我国有1.5万家公司,目前上市公司不到2000家 ,而美国仅纽约和纳斯达克市场就有5300多家  。创业板的推出将为中国广大中小企业实现上市融资、改善治理结构提供平台,一大批优秀的创业企业希望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

      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60% ,上缴税收约占50%,就业人数约占75%,进出口总额约占69% ,开发新产品占82%以上 。但长期以来,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得不到股权融资服务,迫切需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满足其不同需求 。

      与海外创业板相比,广泛的上市资源是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一大优势。部分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之所以遭遇困境,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上市资源。

      事实上,深交所从2005年就开始集中精力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小企业进行培育,在全国54个创新园区进行市场培育 ,行业覆盖面较广 。截至目前,深交所已累计与80余家地方政府机构签订上市资源培育的合作备忘录 ,与各地证监局 、各主要地区上市办、金融办、中小企业局建立了联络人制度 ,与浙江、山东、福建、江苏、重庆等省市政府、证监局及相关机构设立中小企业联合培育中心。

      2005年起,深交所还与科技部合作推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试点范围涵盖12个国家级高新园区 、6个创新试点城市 。目前 ,深交所已建立起覆盖各省区几千家企业 、数据定期更新、涵盖与上市相关的重要信息的上市后备企业信息库,建立了与地方政府 、各地证监局之间关于上市后备企业信息的交流机制。从2008年深交所组织的两次调研活动反馈的情况来看,当前在审企业数量与辅导企业数量合计超过1000家,另外,保荐机构已立项的后备资源数量有1100多家。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从事上市资源培育工作过程中 ,他们深深感触到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成长性和创新性的中小企业。创业板扎根于中国实体经济当中 ,扎根于蓬勃成长的中国中小企业当中,将会有很深的根基和旺盛的生命力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 ,深交所还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上市资源的培育工作 ,使创业板有比较充足的上市资源。

      第三,中小企业板市场的成功运作经验以及资本市场近年来的改革,将为创业板发展 、监管等各方面提供有益借鉴。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日前表示,中小企业板是分步推进创业板、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步。中小板市场设立了五年 ,为培育、规范、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板

      五年来的经验教训是可以认真吸取、充分借鉴的 ,也是该所有信心平稳推出创业板的重要前提。

      经过5年多的建设,中小企业板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从机构持股、市值 、交易规模  、指数 、行业覆盖面 、地域覆盖面到个人财富效应以及投资品种等多个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大量充满活力、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中小板首批8家公司于2004年6月25日挂牌,截至目前,中小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97家。2004年至2008年,中小板公司业绩连续五年保持稳定增长 ,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为30% ,净利润年均增长率为18.5%。2008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中小板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仍分别达到13.1亿元和9052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和4.8% ,分别是2004年的2倍和2.3倍 ,业绩表现明显好于主板公司 。

      近年来 ,中国资本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包括股权分置改革、发行体制改革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 ,资本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也为创业板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我国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裕,交投活跃,这为创业板的发展提供了资金面的保障。业内人士认为 ,除了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企业进入市场外 ,还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投资群体参与交易 。流动性充裕 、交投活跃,是海外创业板市场成功的标志之一,如纳斯达克与韩国的创业板市场 。而A股市场“不差钱”,市场上流动性一直比较充裕,这将有助于创业板市场的活跃。

      让创业板成为“中国创造”的摇篮

      企业的高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最大的魅力之一。比如,微软1986年3月在纳斯达克市场以21美元的发行价上市,当时收入不超过2亿美元,每股收益不过1美分 ,是一个典型的小公司。而到2002年,微软公司收入达到284亿美元 ,每股收益达到72美分 ,总市值高达2845亿美元 ,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目前 ,微软的营业收入接近600亿美元。

      这是纳斯达克市场创造的神话。从历史来看 ,许多创业企业通过创业板的培育和孵化,已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公司。纳斯达克市值最大的前10只股票都是国际知名企业,如英特尔、Google、甲骨文、苹果电脑 、戴尔等 。截至2009年8月底,纳斯达克市场的规模达到2.85万亿美元,在世界交易所中名列前三甲。

      事实上,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如此强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拥有以风险投资和创业板为核心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推出后 ,与风险投资及硅谷有效结合,培育了一大批高科技产业 ,促进了美国的产业升级 ,也引领了全球的科技浪潮。

      自1971年全球首家创业板市场纳斯达克成立以来,截至2008年底,海外共有47家创业板在运行,上市公司总数约9000家 ,总市值约2万亿美元。近年来 ,美国纳斯达克、英国AIM、韩国科斯达克 、加拿大TSX-X等5家创业板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风险投资在上世纪末就开始进入中国,但一直发展不起来,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缺乏作为退出机制的创业板市场 。而创业板的推出不仅将激活中国的风险投资,也将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中国制造”要转型为“中国设计” 、“中国服务” 、“中国创造”,离不开创业板的支持 。

      美国纳斯达克点燃了硅谷的创新之火 ,韩国科斯达克改变了一代韩国青年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气。我们相信 ,中国创业板也必将引发新一轮创业 、创新高潮的出现 。

      创业板的诞生 ,是中国证券市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创业板开板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让我们一起祝愿创业板一路走好!

    开云电子成立于2000年4月19日,总部位于深圳,是我国第一批按市场化运作设立的本土创投机构。自成立以来,开云电子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 ,聚焦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医疗健康、大消费和企业服务、文化传媒、军工等领域 … [ +更多 ]
    微信公众号

    开云电子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Fortune Venture Capital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755-83515108

    邮箱:fortune@ysjincai.com

    粤ICP备14030831号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