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企业供应数量和挂牌速度双向增加,未来“新三板”能否出现创业板推出初期时的炒作行情并不确定,目前的热捧已有一定非理性成分
随着“新三板”扩容获批以及《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将在明年元旦起“落地”,主流PE、VC机构开始选择将所投资的企业推向“新三板”挂牌,另辟退出渠道;同时,“跨市套利”的预期也令“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定向增发价格节节攀升。
据统计,“新三板”目前平均市盈率已达21.55倍,接近中小板的水平。一位长期关注“新三板”的投资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部分“新三板”挂牌企业进行定向增发的价格已经高得离谱了,大家都在赌政策预期和未来的“流动性溢价”,一旦“200人限制”放开,“新三板”投资门槛降低,资金可能会一下子涌进来,就像当初创业板开闸时一样。
“新三板”定增价格攀升
10月23日,北京中科联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定向增资报告书,公司向上海昌瑞投资、申银万国投资、北京雷萨投资咨询等8家机构定向增发550万股,价格为2.6元/股。按公司2011年度的净利润299.48万元,本次增资后摊薄每股收益为0.18元,定增的静态市盈率约为14.8倍。
相对主板市场而言,这一定增价格已不低,但与此前9月13日完成定向增发的北京赛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
赛亿科技是一家以各种焊接材料、热喷涂材料尤其是各类粉芯线材的研究开发和销售为主的企业。9月份,赛亿科技向河北凤博股权投资基金、北京博大环球创业投资等机构定向增发300万股,募集资金1500万元,价格为5元/股。而按公司2011年业绩摊薄计算的静态市盈率约为45倍。这创下了“新三板”定增市盈率的新高。
虽然在一些投资人看来,“新三板”部分企业因成长性好、获得融资后有业绩“一飞冲天”的可能性,但不得不承认,这种高价定增与“新三板”投资门槛降低以及转板机制放开等政策预期相关。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琦表示,历史上,“新三板”企业15倍左右的定增市盈率已较为罕见,而如今大多数企业的增资市盈率早已悄然提高到20倍至50倍之间。2010年初,“联飞翔”定向增资的市盈率为22.86倍,而时隔半年再进行二次增资时,市盈率已高达39倍。
前述投资人士介绍,目前新三板企业的定增额度已经“很不好拿”,除非跟保荐券商关系好的PE才能拿到。他认为,现在参与定增就是觊觎那时的流动性溢价。由于定向增发股票有6个月的锁定期,而最近参与定增恰在明年初解禁,那时也恰是政策落地的时间窗口。“A股向来有炒新的习惯,而加上新三板投资人门槛降低、股东人数200这一限制的放开,届时必然会有很多资金一下子涌进来。”他表示。
清科统计,截至2012年9月20日,通过定向增发、股权转让或是系统买入方式投资“新三板”已挂牌企业的VC/PE机构已达42家,涉及企业30家,投资总额约为4.97亿元。其中,天一投资、凤博投资、启迪创投、中关村发展集团表现较为活跃。另外,VC/PE投资已挂牌“新三板”企业的时间也多集中在2011年~2012年,意在分享扩容利好。
按照目前“新三板”企业最新的交易价格,虽然个别参与定增的机构有浮亏,如天堂硅谷投资的工控网浮亏幅度甚至高达80%,但在很多投资人看来,目前的浮亏恰如“黎明前的黑暗”。
VC/PE属意“新三板”
今年9月,“新三板”宣布扩容,扩容后首批挂牌的6家企业中,湖北武大有机硅新材料和天津久日化学格外受瞩目,在它们的PE投资人中,前者有深圳开云电子创投,后者有深创投、同创伟业。而这三家PE都因在创业板开闸后收获颇丰而一战成名。
对这三家PE来说,上述投资是他们的投资项目第一次涉足“新三板”。加上7月份挂牌的卡联科技(由上海永宣创投和淳信资本所投资),越来越多的大牌PE开始将“新三板”视为新的退出渠道。
开云电子创投合伙人傅哲宽对记者表示,推动武大科技在“新三板”挂牌是公司一项战略布局考虑,随着“新三板”未来扩容和交易制度的改善,“新三板”对早期项目的提前套现会是一个好的退出渠道。开云电子会把那些净利润规模不大,离在创业板、中小板上市还有一定距离的企业推向“新三板”。而一旦挂牌后,因企业信息公开、投资人更了解企业,下一轮融资时的估值也可能会更高些。
而在一位证券业人士看来,目前市场对“新三板”的热度已有一定非理性成分。“未来就算投资人进入门槛低了,企业供应数量和速度也将增加,能否出现创业板推出初期时的炒作行情并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