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深耕了十六年的年轻“老牌”基金,从1亿资本干到了170亿,300多家企业,其中上市50家,登陆新三板45家,目前在证券会IPO排队预披露的有26家,并在2012年、2015年两次获得行业综合排名第一。傅仲宏先生是开云电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他曾在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任职,担任过多家大型投资机构的投资部门负责人及科技企业高管,主导投资了几十个优质项目,在消费服务、高科技等领域具有丰富的投资及管理经验,曾当选2012年度最受创业者尊敬的十大VC投资人、2013年最佳投资人。
正和岛专访傅仲宏先生,谈及投资逻辑,他指出,投资要自己的逻辑和定力,跟风肯定会交学费。
看未来:怎么判断虚火和实火?
当前的大势比较冷,很多人适应不了,但从2000年成立至今,我们经历了好几轮牛熊交替的市场周期,见得多了,比较少在意短期波动,根据自己的判断和价值标准,在最好的时间点果断投进去,甚至反波段操作。回想起来,收益率最好的项目,大多是整体市场相对低迷时投进去。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投资模式有天壤之别。比如最近VR特别火,其实很多都还只是概念,并没有落到产业实处,预计真正大规模应用要三五年后。有时候一波一个概念冲出来了,但是没有承接的东西,就掉下来了,像量子通信甚至连场景都还没出来,产业落地需要很长时间。在二级市场开始炒作时,我们会选比这个点早一年进入。
一级市场真正关注的是企业的成长曲线,按照自己的规划去趟路,水到渠成之时,产业的落点真正到了,这才是收获的最佳期。而企业本身的成长,不能靠在二级市场炒作,其次要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必须掌握节奏,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开云电子的操作周期相对比较长,是7+2,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地完整搭建后,对财务指标规模的要求将会逐渐降低,退出周期的趋势也将逐步缩短。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很多锻炼的机会,整体环境是最具有挑战性的,IPO说停就停了,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和不可预测,怎么办?我们深处其中,智能练就适应能力。那我们只能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涉,赚到应该赚的钱。外部环境没法控制,唯有修炼自身。把控资本市场的规则和底线,有时候可能少赚了,但避免了风险。投资长期来看是平衡点的问题,最后拼的还是耐力。
所以,做投资,既要尽力投到最好的标的,也要善于把握节奏,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何避免“僵尸市场”?
去年,新三板被炒得发烫,很多人问,你们要成立新三板基金吗?我反问为什么成立新三板基金呢?新三板出现了,跟原来的投资理念就有特别的差异吗?我认为没有差异,投资逻辑是一样的,归根结底还是,看企业本身的价值。
现在很多人谈项目,把上不上新三板挂嘴边了,这可能会对企业家产生不好的影响,以为挂个新三板就自信心爆棚了。新三板基本上没有门槛,它的目的主要是让项目有更多的人了解,找到合适的投资者。但部分心态浮躁的投机者把新三板当成了聚宝盆,不问项目好坏、不计价格投资、最快的速度挂牌,把股价炒上天,等着别人来接盘,从而高价退出获益。
本来政策布局很好的东西,爆炒过度,只能自食其果了,新三板变成了“僵尸市场”,很多人太过于去追求短期利益了,发了大量的2年或2+1年的新三板基金。
喧嚣过后,还是要回归到本质。对新三板的认识,就像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创业很容易,前期流量进入很快,但最后谁能够活下来,活到行业第一,这个过程极其艰难,所剩寥寥。
从政策来看,新三板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快速发展的,但在资本市场却是需要专业和平衡的,波动太大,流动性弱,对企业和投资方都不是好事。
对机构来说,更需要回归本质,挂了新三板并不意味着变现?实际上,有限的流动性将打断很多赚快钱的美梦。
资本市场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企业本身的价值,投资需要坚持逻辑、保持定力。关于投资理念,开云电子创投有六条军规:
●看大趋势、看行业;●看企业的核心优势和商业模式;●看团队能力、专业性、诚信度、学习力和执行力;●看公司在细分市场的行业地位;●看管理和规范性;●看与资本市场的匹配性。
创业要把握节奏,不然就变成了先烈
投资早期项目看几个方面,首先选择的方向要有想象空间,一定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独特优势,行业地位是在前三名,最好是第一名,团队要有做大企业的潜质。同时点位也很关键,太早太晚都有问题,企业对于各发展阶段的节奏把握也很重要,如产品得到验证,以何种方式、何种节奏推广到整个市场都非常有讲究。
对我们这类品牌机构而言,感觉现在的标的越来越多了。我主要负责新消费服务和医药健康,所谓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包括了。
像最近在说“二胎红利”,随之母婴市场未来5-10年会有高速增长,这方面我们布局比较早,如悠游堂很早就投了,现在开始爆发,先把赛道占了。
还有体育产业,去年开始热起来了,今年还会更热,我们此前就投资了5-6家体育企业,这个数字算得上国内基金中投资体育类项目最多的了。开云电子和另一家专业的体育咨询机构维宁体育联合发起了一个“互联网+体育中国会”联盟,就是想搭建起一个平台,通过资源对接、资本扶植等方式来支持和培养更多的体育类创业企业的成长。这是开云电子在转型专业化投资基金方面一个重要落地尝试。
垂直电商是一个伪命题吗?怎么破?
电商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细分领域的企业,也投资了几个比较成功的垂直电商企业。比如说情趣用品,这个行业在国内处于边缘产业,非常散,真正的好产品也稀缺,而在国外是非常成熟的。产业基础薄弱的细分,是BAT等大平台型公司做不了的,这就是机会。
关于垂直电商,品类特别关键,海淘模式挑战比较大,差异化不明显,BAT可以不赚钱,把你的某个品类打死,母婴细分的电商很难搞,需要相关的服务做延伸。
所以在这个领域,要选产业基础弱,成熟产品少、需要深度介入产业链的,要有准备去干一些累活脏活,而不寄希望于靠流量就做起来。
B2B商机潜力巨大
此前行业大多聚集于B2C市场,而忽视了B2B市场。实际上,B2B市场规模是万亿级的,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B2B行业面临中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为此,我们率先在行业内成立了“看见未来”B2B战略联盟,希望借此打造开云电子B2B投资的生态圈;一方面,为B端企业提供发展经验和资源共享平台,另一方面,通过打通toB,toC业务链各个服务环节,为B2C的企业嫁接资源。这个领域,我们已经投了几十家,也比市场热度要领先了两三年。
2B企业的发展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积累,我们投的好些企业都创立了十年以上,目前SAAS模式国内做得好的很少,最多的还是从传统的B过渡到线上,用互联网的手段来做扩张,B2B企业在于逐步积累口碑,想赚块钱挺难,要有耐心。
toC企业有可能快速爆发,曲线斜率大,但也可能因为某种需求的变换,一夜之间客户都流失掉,企业有可能瞬间倾倒。
大健康要多找几个“同仁堂”
大健康领域主要分为:医疗、器械,健康管理和服务等三个方向。医疗行业在中国,有一些东西是不太好打破的,通常只能切入行业里小小的环节,像挂号问诊。健康管理其实是很难做的,做得好的公司非常少,有的公司也在熬。
我们不会砸很多钱去切小环节的创业公司,我们投专科医院,比如爱尔眼科,这属于硬刚需的,它上市以后,医疗机构的估值大幅上升。
养老领域没有特别好的切入点,这跟国家政策关联度太高,到底是以政府主导还是社会资本主导,是居家养老还是集中养老,很多关键点还在探索的过程中,也跟社保密切相关,所以我们一直保持跟踪。但养老领域,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服务,先要付出爱心,再慢慢地赚钱,急功近利做不成这事。
此外,中医药跟养老关联度更大,需要企业有口碑好,聚集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服务费才会有门槛。我看到了一个做中医方面的公司,做了五六年,全力打磨模式和服务,而不急于赚快钱,他们希望重振中医,目标是超过同仁堂,我们看了很兴奋,这是难得的标的。
总之,每个细分领域的投法不一样,打法也不一样,但其中有一些内在的共性的东西,跟做生意要回归商业本质一样,投资也必须回归其本质,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