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投资领域,李永林所就职的开云电子创投从九年前开始做投资布局,到现在体育创投圈的「开云电子系」已初现端倪——体育之窗、体坛传媒、英派斯体育、好家庭体育、芒果 TV 等优秀企业让开云电子收获颇丰。在「互联网+体育中国会」成立发布会上,开云电子表示:「2016 年必将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力度和速度。」
创业者先行一段后,投资才该跟进2015 年体育产业大热,吸引了大量资本注入,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不希望错过站上风口的机会。李永林却认为今年才是体育产业各个环节最好的投资机会:「只有创业者先花时间把这个行业的商业逻辑理解透,然后才是投资者跟进,这中间其实应该有个时间差。」
在「商业逻辑试验」的去年,体育创业最典型的模式莫过于体育 O2O,如场馆预定、教练预约等,它的大规模的兴起和死掉引发了颇大的争议,体育 O2O 是个错误的方向?
李永林认为体育本身具有天然的 O2O 属性:「体育本身就是一群人、在同一个时间、在一个地方的一场狂欢,天然就是 O2O 的属性。过去没有线上,你是无法知道用户属性的,用户也无法找到相似的人去组局玩,去社交。但是如果单纯是线上的话,无法触及运动本身,就是在隔靴搔痒。」在他的总结中,很多 O2O 公司的衰落还是无法真正打通线下的环节,导致这个商业模式在走通之前就失败。任何领域的 O2O,线下永远是重于线上的。
在体育创业的线下环境里,有一些顶部的 IP 资源如恒大、实德这种顶级联赛球队,并不是互联网创业者擅长且能够掌握的,但在李永林看来,这些只是体育领域的其中一部分。在大多数全民参与度较高的细分领域来说,线下的资源门槛并不高,甚至并不一定重要。
高参与度的运动往往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典型如跑步、台球、羽毛球、网球、钓鱼、游泳、瑜伽等,目前的线下环境是无法满足参与者需求的,这些地方就是互联网可以切入的机会。与 PC 时代不同的是,移动互联网有能力快速聚集起爱好相同的的人群形成社区,再通过线下赛事把这些人互动起来——在做好线上的社区运营的同时,做好线下的赛事;办赛事的同时增加了线上社区的用户粘度。
「目前处于 A 轮状态的公司是比较普遍的,这个时间段的创业公司,能证明自己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完成用户积累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证明自己能够用线上和线下的方式留住用户,这个是我们所重点关注的。」李永林说。
期待新兴的赛事和 IP2015 年一些大公司如 BAT、乐视纷纷涉足体育行业,他们在市场的布局和动向,会多大程度的影响创业公司呢?李永林认为,大公司的进入对行业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更有力的促使行业发展,对于行业和创业者都是好事。「巨头在打造生态链、平台方面会做很多基础工作,未来也会做更多的并购整合。」在他看来体育领域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在的几个大的公司还没有树立起强大的竞争壁垒,即便在细分领域,也没有出现领头羊,闯出来的机会还很多。大公司多在抢占一些顶级的 IP 资源,但由于整个市场处于萌发的状态,新兴的赛事和 IP 更有机会成长和爆发。「IP 是一个泛称,核心是服务好这个领域的用户。」李永林认为那些能服务好 3 亿体育迷、各领域运动参与者的创业公司更有机会成功。
互联网体育创业,在经历了 2015 年的爆发后,开始沉淀的 2016 年里,开云电子创投要出击了。